过往投资拉动历史
基建先行,一带一路有望改变中国,或将开启中国第四次投资浪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投资热潮。第一次是1993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各地掀起市场经济的第一波投资热潮,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创纪录的62%。第二次是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产能收缩告一段落,在2001年入世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叠加的影响之下,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迎来黄金增长期,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直到金融危机爆发。第三次是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央果断推出4万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0%,拉动中国经济迅速触底回升。在那之后,投资便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之下持续回落。尤其是2013年八项规定以来,地方政府明显消极怠工,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大幅滑落至15%,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
一路一带带来的投资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落实阶段,投资低迷的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投资热潮可能即将拉开序幕。从纯经济角度看,相关项目建设将直接或间接的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根据公开新闻收集的信息统计,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考虑到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4年,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4000亿元左右;而海外项目(合计524亿,每年约170亿美元)基建投资中,假设1/3在国内,2015年由“一带一路”拉动的投资规模或在4000亿元左右。考虑到基建乘数和GDP平减指数的影响,预计将拉动GDP增速0.2-0.3个百分点。
“铁公基+产业园”基建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前提,核心关键,必须优先。2015年将启动的铁路、公路、水运、港口等重大基建项目即将公布,从公开新闻整理的资料统计看,各省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从项目分布看,主要以“铁公机”为主,占到全部投资的68.8%。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此外港口水利投资金额也比较大,超过1700亿元。预计通向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宜率先启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战略性港口或称为“一带一路”首批战略港口。
总体规划:
福建很可能成为一带一路“两圈两线”写意画的核心,而新疆、广西则有可能成为关键区,其他包括陕西、江苏、甘肃、内蒙、云南等十多个省区市或为辐射区。福建,作为我国主要面向亚太地区开放的窗口之一,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福州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去年年底,厦门也已经出台落实“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方案。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周边同8个国家接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五个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中哈、中巴等“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有望受益。广西,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南经济走廊有望围绕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展开。此外,乌鲁木齐、满洲里、南宁等重点关注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及厦门、连云港、大连等海上重要支点城市亦值得关注。
“一带一路”涉及内地、沿边、沿海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为产业协同、产能去化提供了条件。一是,“一带一路”大部分省区属于工业输出、服务业输入,而仅有沿海较发达的上海、天津、广东、海南等属于服务业输出省,第三产业区位商大于1。二是,落后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各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以外,增速基本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效应上并不占有优势。三是,产业转移升级的速度可能要比预想的快。传统制造业普遍转移,如纺织服装、化工、电气机械(家电)等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等东部地区向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转移。此外,新兴产业亦开始出现转移迹象,四川、重庆、河南、安徽等在承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方面明显快其他中西部省份,而输出省份主要集中在北上广三地;汽车制造也转移亦在提速,但速度慢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制造的区域转移特征并不显着。
各省定位:
——新疆的定位: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福建的定位: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福建正在制定“海丝”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方案还在制定中。他表示,福建应通过“一个枢纽、六个平台和三个基地”建设,发挥泉州、福州、厦门、平潭“一区三点”龙头引领作用,漳州、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三港三地”腹地支撑作用,以陆上、海上、海外“三个福建”为载体,统筹经贸发展。
除了新疆和福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对其他省市的定位,也有设定。具体来说:
——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云南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对沿海诸市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地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的定位是,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
除了上述这些定位明确的省份,“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于其他区域的功能定位亦有表述。
譬如,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
对港澳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提出: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项目时间
从规划到项目落地,还需时间。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向澎湃新闻分析,“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主要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长期规划,更多偏向于一个较为全面的蓝图,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不会提及具体的项目。需要在未来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落实,需要跟相关的国家去沟通协商,更多是一个双向的落实。
来源:证券时报